36 氪获悉,我们曾经报道过的职场学习社区 " 小灯塔 " 宣布已完成由东方富海、36 氪基金领投,老股东跟投的数千万人民币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浪潮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完成后,团队将主要在产品研发和团队建设上进行投入。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们对于在线获取知识服务的付费意愿已经无需验证,Linkedin 在 2016 年就推出了 Linkedin Learning 也能够作为求职和学习是职场里有两大刚需的证明。而到了这个时间节点,如何更好更优地服务于这些人群显然成了竞争的关键。小灯塔的目标人群是 0~5 年的职场新人 ,通过 " 内容学习 + 人脉积累 " 的服务来满足他们的职场成长过程中的自我发展需求。整体来看,小灯塔首先基于线上来重构了一个线下的学习交流服务场景,随着职场人脉在求职中的价值凸显,小灯塔也希望将现阶段的 " 人脉 " 服务进一步放大。小灯塔的创始人及 CEO 文双告诉 36 氪,职场体系的内容构建是团队在上一阶段以及接下来持续投入的部分,包括和行业内职场大咖共同开发的精品课程以及社群内的分享、读书活动等。根据团队提供的数据,小灯塔平台上已经积累了 100 万注册用户,付费用户的完课率在 90% 。事实上,将职场人作为靶向用户的同类产品、服务不在少数,而小灯塔将这些服务进行了一个整合,除了从用户体验上入口更加统一外,对于 " 焦虑 " 的年轻人们来说,体系化的解决方案显然更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内容开发上,文双提到," 大而全 " 是小灯塔这一阶段的任务,平台想从更大的广度上来满足职场用户对职场内容的需来,据了解,目前团队已经开发了 200~300 节课程内容。我注意到,除了职场需要的职业技能、沟通表达等软硬技能的课程外,小灯塔也推出了如职场形象等和职场人生活方式相关的课程内容。在以内容为切口,在目标人群中建立 " 职场成长 " 的品牌认知后,小灯塔想讲一个中国版 LinkedIn 的故事。文双告诉 36 氪," 小灯塔 " 最终想要去做职场人的社区和社交,这一点也和前面提到的 " 人脉 " 板块的服务相承接:与其通过 " 拉用户 " 的方式去做一个新的平台,不如通过 " 内容 + 人脉 " 这一服务过程进行自然的关系沉淀,这是小灯塔做职场社交的逻辑。

" 人脉 " 是小灯塔相对独特性的服务板块,也是区别于过往的职场教育产品的一部分。和所以在线教育产品一样,针对每一个课程,小灯塔都会设置 " 学员讨论区 ",可以类比为 " 线上教室 ",同一堂课程的用户可以在这里交流,除了偏教务的服务,文双提到,小灯塔更想通过这些高频的交流让同学和导师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更有亲近感,进而形成自己的人脉关系。从职业发展层面考虑,职场人对人脉的诉求是长期且持续的,这会导致两个层面的需求:如果要对某一细分领域的人脉进行获取,参与课程是一个最优解。例如," 在行 " 所主打的和大咖约见见面切的其实也是人们对于 " 人脉 " 的诉求。而以课程为维度结识到的人脉也意味着,彼此都是有相似路径的职场人,可以视为 " 有效人脉 ";仅仅认识人还不够,通过课程获取的人脉需要一个平台和 " 池子 " 进行积累。文双提到,现阶段对于小灯塔来说,通过前端的课程来建立品牌仍会是一段时间内持续的重点。考虑到用户体验和服务入口等因素,除了小程序之外,小灯塔也开发了自己的 APP 作为产品支撑。